時間過的真快,在千鋒Python培訓班的階段學習已經結束了,感覺還不錯,挺輕松的。當然我指的是聽起來很輕松,因為大黃老師講課真的很有趣,整個人會跟著他的步調來,課堂上很少會犯困或者開小差。這跟大學上課的時候感覺是不一樣的,大學老師講課比較枯燥,而在千鋒大黃老師的這種授課方式我很喜歡,用大黃老師的話來說就叫輕松加愉悅。
學習編程光靠聽是不行的,真正開始學習之后發現,很多知識點雖然上課都能聽懂,但當真正地用所學的知識,去實現某個功能或者算法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毫無頭緒,甚至不知道怎么入手,我問過很多前輩,他們都說原因是我們代碼敲的太少了。那怎樣才能積累代碼呢?我的經驗是將老師的隨堂代碼重敲一遍,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,空余的時候我還會到菜鳥課程或者博客園去找一些練習題練手,即便是很簡單的一些小程序,我也會敲一遍代碼。
跟絕大多數編程課程一樣,階段我們主要學習Python的基礎語法,如數據類型、if語句、循環語句,然后就是函數、類,再到庫的調用、進程池、正則表達式等等。個人感覺Python的書寫風格屬于比較簡便直觀的那種類型,讓人一眼就能看懂你寫的東西,靠縮進來實現這行代碼屬于哪行代碼的內部,非常好看。
階段的重點難點在于"類與對象"這塊,這里面包括函數的嵌套,子類與父類,繼承之類的,需要多看多練,掌握繼承的概念。后面的進程池、文件操作、os、re、time等庫的一些功能一定要掌握,起碼要知道都有些什么功能和作用。
總之一句話,師傅領進門,修行靠個人。如果想要在千鋒Python培訓的這段時間做到看到題目就能手到擒來還是需要多下些功夫。
相關文章
了解千鋒動態
關注千鋒教育服務號
掃一掃快速進入
千鋒移動端頁面
掃碼匿名提建議
直達CEO信箱